在Debian上使用UFW
UFW全程Uncomplicated Firewall,是Ubuntu系统上默认的防火墙组件。UFW是为轻量化配置iptables而开发的一款工具。UFW 提供一个非常友好的界面用于创建基于IPV4,IPV6的防火墙规则。UFW 在 Ubuntu 8.04 LTS 后的所有发行版中默认可用。无论是桌面版还是服务器版,UFW 的命令行用法是一样的。
在服务器上使用UFW的时候需要具备sudo
权限
UFW全程Uncomplicated Firewall,是Ubuntu系统上默认的防火墙组件。UFW是为轻量化配置iptables而开发的一款工具。UFW 提供一个非常友好的界面用于创建基于IPV4,IPV6的防火墙规则。UFW 在 Ubuntu 8.04 LTS 后的所有发行版中默认可用。无论是桌面版还是服务器版,UFW 的命令行用法是一样的。
在服务器上使用UFW的时候需要具备sudo
权限
在使用ln -s
的时候,会提示Too many levels of symbolic links
,
这个一般是由于使用的是相对路径,改成绝对路径即可:
1 | ln -s /etc/nginx/sites-available/default //etc/nginx/sites-enabled |
使用VPS 的时候,很多厂商默认网络链接使用IPV 6,而不是IPV 4。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下载数据问错的情况,所以可以更改设置,让它优先使用IPV 4,而不是禁用IPV 6。
两种情况
今天尝试连接自己服务器的时候,SSH无法连接上去,并且提示:
ssh_exchange_identification: Connection closed by remote host
经过查询得知是因为SSH连接数量的问题。
简单的说:
1 | #压缩 |
在用 VirtualBox 安装了CentOS 7 的虚拟机之后,尝试测试用ping baidu.com
来测试网络的连接性,提示name or service not know
这个错误,解决办法如下:
/etc/sysonfit/network-scripts
的路径下找到网卡的配置文件vi ifcfg-eth0
,把其中的ONBOOT=NO
改成ONBOOT=yes
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
Ubuntu 18 的网络管理程序变成了netplan,所以配置方式也跟16不一样了。
现在的网卡配置文件是:
/etc/netplan/50-cloud-init.yaml
采用了YAML的文件格式,设置静态IP的格式如下:
ps -ef|grep python|grep -v grep|cut -c 9-15|xargs kill -9
ps -ef
查看所有进程
grep python
塞选出含有python的进程
grep -v grep
排除最上面那个命令的进程
cut -c 9-15
是截取输入行的第9个字符到第15个字符,而这正好是进程号PID
xargs kill -9
中的xargs命令是用来把前面命令的输出结果(PID)作为“kill -9”命令的参数,并执行该命令
CentOS 7只有默认的Python2,并没有Python3,为了不影响使用,做个安装记录。
1 | sudo yum install zlib-devel bzip2-devel openssl-devel ncurses-devel sqlite-devel readline-devel tk-devel gcc make libffi-devel |
这里面有一个包很关键libffi-devel
,因为只有3.7才会用到这个包,如果不安装这个包的话,在 make 阶段会出现如下的报错:
在VPS 中, 有时vi 打开一个文件中, 中文会显示乱码, 用locale 查看如下,
1 | ➜ ~ locale |
其实vi中输入中文乱码与上述系统语言编码无关,是vi自身的环境变量设置出了问题, 解决办法如下
1 | ~ vi .viminfo # ubuntu 18 |
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.&npsb;Update my browser now